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二章 纷纷尘世扰,落落心寂寥

花开谢 尘世过客 2372 2024-09-06 21:00:39

秦时关拉着二胡,在《渔舟晚唱》的曲调中,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那些日子……

是的,二十五年前,秦时关27岁。

27岁,对一个人来说应该是充满希望充满激情的年代。

在别人的印象中,27岁的秦时关的确充满希望充满激情。

可他自己知道,这些,都是自己特意表现给别人看的,或说是自在自己的内心呢,没有人会知道——除了自己。

甚至很多时候秦时关自己也搞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这样了?

夜已经深了,秦时关躺在床上,丝毫没有睡意,干脆披衣到床前坐下,看窗外,夜凉如水,月色如玉。

月色的清凉吸引着秦时关,秦时关有出去到月色里走走的冲动,但最终还是打消了。

人,就那样静静坐在窗前,心,却早已思绪纷飞。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看到月色,秦时关就会想起这句诗,就让他倍感凄凉。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千年过后,依然如故。可人呢,匆匆几十年,走了,就再也回不来,留下的,只是未竟的心愿。

照了千年的月,看了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和孤独寂寞?

有谁的心事,能逃得过月这历练千年的眼!

明知月知也不语,他还是怕自己这心结被这月探知,自己的孤寂渴盼变得无所遁逃。

是的,自己的心事如何向别人诉说!

以前,那种孤寂是淡淡的,那种渴盼是朦胧的,以致秦时关以为随着时间流逝,就会消逝。毕业了,工作了,心思空闲了,那种孤寂和渴盼,却象雨季的野草,在心里无边无际的滋长蔓延,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

如果说以前还不清楚,那么现在秦时关已清晰知道,上帝取走自己的一根肋骨,塑造了另一半自己,而现在的生命里,那一半不知在何方,那种孤寂,就是因为自己活得不完整,一直在渴望另一半的到来。

并且,秦时关还清楚知道,自己的另一半,应该是个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长者,当他和他相遇的时候,他的风霜安抚他的孤寂,他的青春慰籍他的沧桑。

可清楚了又能怎样?漫漫红尘如何能容下这与世相悖的情怀?又可能有心目中的长者接受他的青春慰籍他的沧桑吗?

不明白时,那是折磨——一心想要明白。明白时,那是绝望——明知不可未而为之。

自己如何到这步的呢?秦时关无法回答。

是因为幼年时那个春天无意的一瞥吗?那不经意的一瞥就注定自己一生都将改变吗?人生也太脆弱!

还是父亲早逝,让自己缺少必要的父爱?

秦时关还清楚记得父亲死是自己看见父亲私处后大约一年多,也就是自己七岁的时候。

父亲在村子里本来应该是个了不得的人——因为他上过私塾,有文化——可惜文化用错了地方。父亲极迷信,把他的文化、精力都用来研究鬼神、风水,完全不像其他人的父亲要在田间劳作来养活家人——反而靠家人养着他。父亲对他的那些同研风水鬼神的朋友极好,在朋友中有着极好的口碑,对家人特别是对母亲却完全相反,动不动破口大骂,拳脚相加,时常弄得家里阴云密布。这样的家境让秦时关幼小的心里就已经感觉到了压抑,甚至在心里希望没有这样的父亲反而会好过

父亲还极迷信长生不老,总和他那些朋友弄些古里古怪的东西吃。终于在一次吃了不知什么东西后,全身鼓胀,口吐白沫而追寻他的理想去了。

父亲死了,家里所有人都没有感到悲伤,反而是松了口气,觉得生活终于可以平静下来。

秦时关也是这种感觉,所以让秦时关感到迷惑不解。

如果说缺少父爱让自己变成这样,可父亲死后自己反而觉得过得愉快的多。

什么时候自己开始感到这种无所不在的孤寂与渴盼的呢?秦时关早已记不清楚,只觉这孤寂渴盼仿佛与生俱来。

当略微懂事时,秦时关就有了对那种慈眉善目的长者有好感,喜欢听他们说话,喜欢看他们微笑,甚至暗暗模仿他们的一举一动。

当读初中青春青涩时,秦时关有了探寻自己暗慕的长者的身体秘密的念头。当时的他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回事,总觉得自己很龌龊,很下流。

渐渐地,觉出了自己与常不同,就变得自卑起来,把心事深深放在心底。

同时,也让他觉得自己不属于这片土地,是这里的一个过客,但属于自己的地方在哪里,却不知道。

因为这样的感觉,秦时关对与自己同龄的伙伴的游戏活动没有多大的兴趣,每每只是看他们玩得兴高采烈而他在一旁看身外事般看着。

同时也让他心里老是有一种想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的感觉,上课的时候盼下课,寒假的时候盼暑假——与同龄人那种盼耍的心却完全不同,想要去什么地方,也不知道。

说也奇怪,这样的感觉,却并没有影响秦时关的学习,反而使他的成绩远远比其他同学好。很多同学读了初小就回家继续父辈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而秦时关则不然,读完初小读高小,读了高小读初中,还让他考上了相亲们梦寐难求的省城的中专。家中虽然家徒四壁,但母亲不忍看着一棵好苗子夭折,一路咬牙坚持过来。

外面的世界,比家乡繁华热闹了不知道多少倍,秦时关却觉得更加孤寂。

他不适应那种热闹的场面,只觉得热闹是别人的,孤寂却是自己的,而别人的热闹让他和他的孤寂分成两处,彼此对视,反而更加寂寞。只有在清静的时候,他和他的孤寂合而为一,自己也成为寂寞的一部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秦时关才明白自己孤寂的由来,渴望的是什么,想要去的地方在哪里。

可明白了,也就绝望了,觉得那种渴望可能一生也难实现,那个地方也许粉身碎骨也难达到,那种孤寂将会一生伴随。

悲哀吗?悲哀!可生活还得继续。

幸好秦时关已不是幼年的秦时关,他用自己的成熟去压抑自己的冲动,把渴盼只在梦里温习,不再急着要到那个一辈子可能都去不了的地方。

母亲已经催了很多次自己,该找对象,该结婚了。每到这时候,秦时关只能找借口说自己一个人在外面什么也没有,没有哪家姑娘愿意嫁自己。那时母亲的脸色就黯淡下来,脸上有内疚写着。秦时关为自己的自私脸红——撒这样的谎伤害了母亲,不撒这样的谎母亲又会一直催促,只能在心里对母亲感到深深的内疚。

单位上也有不少热心人为秦时关牵线搭桥。

初时,秦时关还很感谢他们的热心,婉言谢绝。及到相说的多了,秦时关便感到了厌倦,觉得他们热心过火把自己推到一个尴尬境地。

于是,秦时关又对为他介绍对象的撒了个谎。

他说自己已经有了对象了,是家里订的娃娃亲,虽然很远不能在一起,但没有办法,不能退亲的,要是退掉了,自己的父母在村里再也抬不起头来了。

终于,热心人放过了他。

他终于可以安静下来,打理自己的心事。

是的,女孩虽然漂亮,可只是自己身外的风景,不管世俗的力量有多强大,自己无论如何是无法融入那道风景的。

自己想融入的风景,却太过虚幻,很可能一生都因此孤独虚度,即便如此,自己还是愿意把那种风景深埋心底独自用一生去守侯。

唉——不想了,想又能如何?秦时关轻叹一声。

看窗外月色依旧,秦时关不禁凄凉更浓。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日日如此痴想,年年如此挂怀,怎生是好!

想想还是睡吧。

秦时关便复又上了床,郁郁睡去。

作者感言

尘世过客

尘世过客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