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方亦彬开始拄着拐杖回学校上课。外婆依旧回舅舅家照看孙子,这正合方亦彬之意:更方便周宇高来家中了。方亦彬和周宇高是同桌,班主任安排方亦彬帮助周宇高加强学习,安排周宇高照料方亦彬上下学和日常生活。
两人很快就形影不离,情同手足。每天同桌上课,同桌自习;中午和傍晚,周宇高去食堂打两份饭,带回教室和方亦彬一起吃;方亦彬的家离学校很近,走路最多十分钟,晚上下了自己,周宇高便搀扶方亦彬回家,睡在方亦彬外婆住过的客房里;第二天早上,两人一起去早点摊买早点,带着去学校。
很快就到了元旦,依照传统,各班级要在新年前夜举办元旦晚会。方亦彬跟着宣传委员把前后的黑板画上庆贺新年的文字和图案。周宇高跟着班长,带领几个男生把课桌椅沿着四面墙排成两排,作为观众席;教室中间空出来作为舞台。弄完了,两人又帮文艺委员在教室上空布置彩带和气球等装饰物。
晚会自然是文艺委员主持。文艺委员是个高挑的漂亮女孩,家里条件不错,打扮出众,举止大方。好几个男生都给她暗中递过纸条,包括方亦彬和周宇高。
那天晚上,同学们都很开心,很兴奋,甚至可以说是狂野:为了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能混口饭吃,不得不把大好青春时光投入到没日没夜对分数的追逐上,终于有一天能喘口气,能疯狂一把。 文艺委员致开场白,很酸的文艺腔;自己先献歌一曲,《隐形的翅膀》: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 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 ……
接下来,同学们一一上演秘密排练的节目,歌曲、舞蹈、魔术、小品,都有。
然后是游戏环节。首先是猜哑谜,文艺委员和几个男女同学轮流做哑剧表演,让大家猜成语,猜中了有小小的奖品。然后是抢椅子,女生们抢一次,再挑几个男生抢一次;女生又抢一次……气氛热烈到不行,大家的欢呼声和叫嚷声能把屋顶掀翻。
接下来是两个从《快乐大本营》里学来的游戏:《爱的抱抱》,《快乐传真》。教室简直成了幼儿园游乐场。
最后一个游戏是“碰学号”。一人起头喊“我几号碰几号”,被碰到学号的人要立即应声再碰别人,如果没反应过来,就要受罚。
游戏开始;起初还正常,后来大家都集中碰方亦彬。原来方亦彬的学号是1号,又是学习委员,是老师们的宠儿;不少人情急之中首先想到1号方亦彬,后来大家见方亦彬着急的样子,都想看这个宠儿的笑话,就都碰他,像有了默契似: “我10号碰1号”,“我33号碰1号”,“我5号碰1号” ……
方亦彬疲于应付,转动着眼球,越来越紧张。周宇高坐在方亦彬右手侧,侧头目不转睛地看着方亦彬,替方亦彬着急,想替他解围,说:“你碰我!” 因为怕别人发现两人作弊,反让方亦彬出更大的丑,声音压得很低;方亦彬忙于应付,听不见说了些什么。
周宇高从课桌里找出一支笔,在手心上写“碰我!”,假装不经意将手放在方亦彬目光下方,见方亦彬没反应过来,又用另一只手在课桌底下拉住方亦彬的。方亦彬终于明白过来,但一时想不起周宇高的学号,猜了两次没猜中:“我1号碰49号”……“我1号碰50号”。
周宇高急了,又在手心上写下自己的学号:51。方亦彬见了,微微一笑,捏紧了周宇高。
谁知被碰的50号改变了目标,喊出了:“我50号碰51号”。这边周宇高全身心都集中在方亦彬身上,仍侧头紧紧注视着方亦彬,根本就没想到别人碰了自己。
大家的目光都顺着50号的转移到了周宇高身上。方亦彬也转头看周宇高,见周宇高没有反应,使劲捏他的手,又踢他的脚。周宇高还是没反应,反而焦急地对方亦彬使眼色。
有人喊道:“碰翻了一个,周宇高!” “罚他!” “让他学狗叫。” “让他脱光了!”…… “让他脱光了学狗叫!”
接着,大家开始起哄,纷纷拍手拍桌子,有节奏地喊:“周宇高”,“脱光”,“周宇高”,“学狗叫”,“周宇高”,“脱光”,“周宇高”, “学狗叫”……
可怜的周宇高,代替“宠儿”方亦彬成了大家的出气筒:大家要从每天17、8个钟头没人性的学习中透口气,要把平常从老师和家长那里受到的气统统发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