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七章 题海战术

一路有你 汉将军 2825 2024-09-13 22:00:08

那晚跟何老师聊过之后,我的心平静了许多,也不再纠结虎爷到时真的结婚我会怎么样,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该来的总会来,避也是避不开。

接下的日子,继续是在学校里循环着上课的日子。逼近六月,期末开始的时间也越来越紧,各项教学任务也越来越重,我也无暇再想其他的,专心地抓着学生上课下课的学习状态。

办公室里各个老师桌面都堆满了资料,堆满了各种各样试卷,唯有坐在我对面的孙老师桌面上依旧是那般整齐。当临近期末,大部分的老师都拿出“题海战术”这样的招式时,只有孙老师依旧很淡定的筛选着题目。

对于理科班级来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几科,最突出的数理化三科往往是典型的题海战术砸出来的成绩。看晚修的时候,我看着台下一个个学生俯身写作业的身子一个比一个压得低,看得我有点心疼。

我悄声走下去,看过一个个学生,看着他们桌面上堆起的一卷又一卷的试卷,我心里似乎也感觉被石头压着。看着他们一个个弯着腰趴得老低的填写着试卷,我轻轻拍了拍一个又一个,用手轻轻比划,让他们不要趴太低写字,尽量把腰杆挺直了。他们不好意思点头朝着我笑,脸上那疲惫的笑容,是我见过最真挚的。

虽然自己作为班主任,但其他科任老师的作业,我却不能插手什么,只能看着一卷又一卷的试卷,从打印机里溜出来,然后经课代表的手发到每位学生的手上。

如果细心的人,当你拿到试卷的时候,你还可以摸到上面出来那一种淡淡温烫,那是经过打印机洗礼后,特有的热感。

我心里悠悠叹着,这才是高二的第二学期,如果到了高三,这样满天飞的卷子,那如何受得了?

不过,话说回来,高三最显眼的标志是什么?那就是桌面上堆满的书籍和卷子,有的甚至桌面和抽屉摆不下,桌面下还有一只白色的箱子,里面也装满了书籍。

如果没有这满天飞的试卷,没有那堆成山的书籍,这就不是高三了。

思绪回到自己还是高三那会,记忆中,自己就没有一天是能把所有老师一天布置的作业写完的。很多时候,往往是今天的作业堆到明天,明天的作业堆到后天,直到后来,发现老师在台上讲卷子的时候,我们手里的卷子往往是空白的。

我暗暗咬了咬牙,别的老师难以干预,而且我尚且是一个辈分小的老师,虽然作为班主任,但自然不能向别的科任老师要求什么。我能做的就是在第二天,瞅准孙老师来办公室的时候,搬来凳子,坐在他身旁虚心向他请教,看看怎么筛选题目,能实现价值最大化。

题海战术最大的目的是什么?自然就是不能错过任何一道又可能出现在高考卷上的题目。

所以如何筛选题目,这需要多年经验的积累,将相同类型的题目合并,精化题目,避免同类型的题目重复,但同时也要确保各类题目面面俱到。

中午的时间,办公室里没有其他老师,只有我和孙老师吃完饭后回到了办公室,我挨在他身旁坐下,感觉好久没有这样请教过他。

他还是以往一样,讲题的时候,就会格外地认真严肃。时不时,孙老师那泛着茸毛的手搭着我的手时,我都会像自己还是学生那样,满身的动力,仿佛充了电一般,听得愈加认真,不愿意放过老师讲的每一处细节。

原来,筛选题目除了孙老师多年累积的经验外,还是需要做的就是自己进行题目再编辑,有时甚至还会改动一些。

比如一张卷子上的一道大题下面有两个小问,而在另一个张卷子上,和这道题相类似的题目会有三个小问,那么就可以把这两道题合并了,并成三个或四个小问就可以。因为问题其实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问的方式有点区别,或者求证的方向有区别,但本质都是一样。这种情况就可以直接合并,考察学生的思维和答题知识是一模一样的,没必要这样大张旗鼓地分开,给学生带来重新审题重复做题所耗费的精力。

虽然说重复做题可以一定程度上加深记忆,但数学这一门课强化记忆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往往是逻辑思维的严谨是在第一位。

听老师这么说着,我很快就明白了,只是卷子的资料很多都是纸质版的,题目的合并上就是需要我们老师自己再重新进行电子版编辑,然后进行排版再进行打印。好在孙老师多年的积累下,已经有很多卷子电子的模板,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几何图片,传给我后,我可以在上面进行修改。

然而,在这日新月异的知识冲击下,数学这门学科虽然本质的逻辑是不变的,但出题的方式和背景往往年年在变。所以,这还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再进行题目编辑。

孙老师眯着眼,伸过大手揽着我的肩,在我耳边耳语道:“这么多年了,你还是第一个来跟我说这个事,跟我学这个事情。别的老师,一个个就会拿试卷丢出去,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感受。”

我看着孙老师脸上那几分傲然之色,这才是我认识的神兽级老师,这就是高出一端的存在。被孙老师这样揽着,我回想起自己高三那年,也确实我们的数学卷子都会比其他班级少,别的班级数学卷子都是所有科目里最多了,而我们班孙老师发的数学卷子都不及物理化学多。

那时候的我们,有时还很奇怪,奇怪怎么数学的卷子少,是不是孙老师偷懒没管我们。但那时的我们,每堂课的数学卷子,都是写得满满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做,即使有些问题做不出来,但题目都是反复斟酌过的,在课堂上讨论的氛围都很积极。

原来是这样,也才有了我们最后班里数学成绩领跑次重点班,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平均分在次重班中高出十分之多,距离重点班班级也只有几分之遥。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孙老师的良苦用心。

“老师,那我下午找时间试一下,您到时帮我看一下?”我小心翼翼问道。

“可以的,老师相信你,有你在呀,是那班学生的福气。”孙老师扶了扶眼镜,笑了。

“老师,有您在,才是我们的福气呀。”

“你小子也会贫嘴了,我是越来越喜欢你了。”孙老师握起我的手,然后轻轻搓着我的手,有点不好意思说道,“老师到时帮你看看,如果你弄得好,我也就不用弄了,把你弄好的也给我那两个班打印多两份就行。”

“好啊,这一定的,用不着老师说,到时我打印好卷子放在老师桌面上就是,就怕自己题目合并得不好,到时还要老师您帮忙看一下。”我坚定地答道。

很多次,我看到孙老师五十多岁的年纪,还经常敲着键盘,扶着眼镜,把脸凑在电脑前,我都想帮他分担一些,但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有时,看久了,眼睛不舒服,他就把眼镜摘下,然后撑着桌面眯一会。

“那就好啊,辛苦了你文涛。”孙老师又再次握了握我的手。

松开手时,我们俩手里都握出了汗,孙老师一个劲看着我笑,看得我不好意思。只好起身帮他打开那张如凳子一样的软卧床,他有午睡的习惯,经常就是中午吃完饭的时间在办公室躺上一会。

而我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对照着卷子,开始尝试将题目进行合并编辑。

到了下午的时间,我就把其中弄好的一份发给孙老师看,他看后直朝我竖起大拇指。按照他的话说,我整理编辑的题目合并大部分都恰到好处,而且卷子的排版很整齐,字体大小也刚好,这样学生做起题目来也会舒适很多。

听着老师的夸奖,我很受用,感觉一个下午盯着电脑都是值得的。但是有几处,孙老师还是把我叫过去,再次跟我讲解了,还可以进一步合并。我默默地听着,一一拿起笔记下了。

接下来的时间,有了这个方式,在布置作业的方面,我掌握了很大的主动性,也进一步减轻学生们临近期末的压力。在题目数量锐减的情况下,我在上课的时间,会把每一道题讲透,讲烂,即使是一道选择题,我也都要把每个选项的出现都讲一遍,让每一个学生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干扰选项。

这样的课堂讲解持续了半个多月,直到了期末考试的当天,当考试开始,我看到数学卷子的时候,我心里的石头彻底放下了。之前自己还担心自己那样的方式是否会不如题海战术,漏掉了某些题目类型。但看到卷子时,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在编辑题目,这张期末卷子上的题目,除了最后一道大题,其他的题目都是在我编辑的过程中遇到过的。

换句话说,就是除了最后一道大题二十来分是今年杀出的新类型,前面的一百三十分只要思维顺畅,保证细心,均可以拿下。

我是多么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期末拿一个好成绩,为迎接高三这特殊一年做好最充足的准备。

作者感言

汉将军

汉将军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