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三十五章 牵手同行

玉老先生 上海信客 4128 2024-09-13 13:35:44

在仔细的考虑一段时间后,我选择了回家乡教书。

其实,我的工作已经有了一点可喜的进展,我之所以回来,是因为父亲去世,母亲需要照顾,也因为玉老先生,我对这个小镇,有着牵扯般的感情。

我成了这个小镇中学,普通的语文老师。

我做这个决定,洪伯伯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以及他们之间的事情,都让我对这个小镇,这个乡村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这是十几年后,我在上海的城市一角,经常和我的太太诉说的,我的童年,我的少年,我那些泥土里,甘蔗地,水稻田边懵懂长大的日子。

还有,我那朴实如大地般普通而厚重的我的父辈们,我与我的父辈们,那些简简单单的生活,简简单单的往事。

玉老先生和他弟弟之间的纠葛,我是在玉老先生的弟弟快要去世的时候才知道的,因为这个,我们讨论过很多次,最终还是与老先生终于去看看弟弟,在他的弟弟即将离世的最后的日子里。

从这件事情上,我看到玉老先生人生中能够看的见的遗憾和过错,甚至我曾经认为那是老先生的一种残缺,因为在此之前,玉老先生的为人处世,言行举止,都让我觉得在这个普通的小镇上,他代表一种传统,一种大雅,甚至代表着可贵的道德修养。尤其这样的事情是发生在他们兄弟之间,更让我震惊和不可思议。在我看来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玉老先生身上,对我的冲击是很大的。但是当我看着玉老先生无语的望着天空发呆,我看着他的浑浊的两点泪慢慢的凝满眼眶,我谅解了他。

“这几十年来,他从来没有原谅过我。即使是在狭小的田埂上迎头碰上,我想主动给他打招呼,他也是低头匆匆走过,从来不看我。”

当我们有一天坐在村后那片石头岭上,洪老伯就在不远的水塘边钓鱼,看见我们挽手走来,朝我们挥挥草帽,花白的头发在黄昏余晖里,特别醒目。

玉老先生和我讲那年的往事,以及他和弟弟这么多年的纠葛。他的那几只小猫,随着低飞的蜻蜓来回的奔跑。

河的对岸,越过大片的麦田,远远的,可以看见我家房檐的一角,门口那棵大的莲子树,还是当年父亲种下的,说我喜欢看书,总是买书,将来可以给我做个书橱,如今,树已成材,父亲却不在了。

1979年,也就是玉家渡五十年以来最大的火灾发生的年份,我后来问过我们村里的老人,提起那场火灾,心有余悸,这场变故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可是火灾的起因确是因为玉老先生的小儿子小玉。

队里结束了一天的劳动,晚上收工回来,安排小玉和另一个年轻人值夜班,因为一到夏天就缺水,年轻人,劳累了一天的体力活,下半夜贪睡了,煤油灯打翻,点燃地上的干燥的甘蔗叶,村头,除了队里的仓库,就只有两间大瓦房相连,一间玉老先生的,一间他弟弟的。火势太大,借着风,加上队里仓库放的都是刚收回来的晒干的稻草,用来入秋后垫牛圈用的,烧红了整个乡村夜晚的天空,尽管周围村庄的人也来救火,天亮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化为灰烬了,对于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家,更是什么东西都没有了。

还好,因为玉老先生当时是教育部门工作,有个单位可以依靠接济度日,短期内的周转问题还是不大,慢慢的添置一些必须的日用品,毕竟每月还是有一点固定的收入。可是,玉老先生的弟弟,只能在村里鱼塘边临时的茅草屋里,暂居着,孤零零的在低矮的水坝上。

老先生说,因为梅花婆婆和弟媳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好,农村妯娌之间合得来的很少,尤其在那个年代,因为实在是太贫困了,生活相当艰难。所以,在这样的时候,虽然有单位的一些补助和救济,因为家里人口多,四个孩子,还有老母亲也和玉老先生一同生活,他也没有更多的,更富余的钱物来补贴弟弟一家,弟弟生性老实而倔强,幸好弟弟只有一个孩子,负担相对轻一点,弟弟再困难也不吭一声,但是,玉老先生知道,弟弟是有怨气的。从此两家就没有了来往。弟媳有时候日子过得难了,不顺心了,和弟弟吵,含沙射影的提及那场大火,从年轻到老,一直都是这样,心底有着积怨。玉老先生明白,火灾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引起的,自己家有接济,他家就什么也没有。换到今天,也说不过去,是要自己赔偿弟弟一家的,只是,那个年代,一切有时候都是没有道理可以讲的。

其实,我后来还是瞒着婆婆给了弟弟一些钱,在我生活上可以喘口气的时候,但是,他原封不动的退回给我,一句话也不说。

这样几十年过去,我一直很内疚,一直到弟媳去世,我们两家都没有往来。幸好两家的后辈倒是没有受他们的影响,保持礼尚往来,有什么大事情都相互帮衬着,这多少让玉老先生心里,有一些安慰,听小玉昨晚说,叔叔好像不行了,也不愿意去看病,问父亲要不要去看看叔叔。

面对河水东流,玉老先生就这样忽然抑制不住的痛哭,说,弟弟不愿意去医院,可怎么办啊。

满头的白发,因为哭泣,一耸一耸。

我拉着他的手,靠着他的肩,一手拍他的后背,你想哭,就哭吧,老人有时候也可以和孩子一样,需要抚慰。

小河的水,一直安静的流淌,黄昏的斜阳下,不知名的水鸟掠过水面,过了许久,我抱抱他,说,你相信我,不哭不哭,我陪你去看他,我们晚上去,我有办法让他去医院看病。对不对,我一直是很会想办法的,对不对。玉老先生就这样拉着我手,泪眼蒙蒙的看着我。

不知道什么时候,洪老伯收起他的鱼竿,已经安静的站在我们身边,一句话不说。

看我给玉老先生擦干眼泪,他走上前,拉着玉老先生的手说,“你又在为那件事内疚了,过去这么多年,我都慢慢放下了,你也放下吧。”

看我有些诧异,洪老伯说,“晚上,你来我家吧,我有些事情应该告诉你,我很开心,其实我一直相信,只要你愿意,你会是一个好教员。”他环顾四周,“多么好的乡村啊,可惜了这些孩子,这里,需要文化。”

就在前几天,我才从教委得知,洪老伯把他所有的积蓄,都捐给了镇上的中学,修葺了图书馆,添了许多很好的图书,书目一部分是各科教研组的老师开出来的,一部分时学生民意测验的,还有一部分时洪老伯自己开的书目,很多的书,是洪老伯的孩子通过铁路上同学的帮忙,从北京邮寄回来的。

这时的我,在这个古朴的小镇上,是个有些口碑的中学语文教员。

我忽然就理解了洪老伯和玉老先生,他们对于教育的执着,对于书的情感,实际上,他们只是这个小镇上,最基层的有些文化的人,他们对于文化的依恋,犹如农民对于土地。

他们,用一点点的知识,努力的试图改变他们后人对读书认识上的改观。

“只有读书,教育,才能走出去,才能更好的回来,更好的变化。”说这话的时候,洪老伯的眼神特别的坚定,他打动了我。

我回来了,他们很开心,因为,我就是典型的读书,尤其是曲折的读书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对于那些生活上一遇上点波动就不太愿意让孩子读书的家长,还是有些说服力和诱惑力的。每月的工资是实实在在的,虽然少,但是,风雨无阻有的。

我是因为和洪老伯的一次交流,让我忽然的就有了强烈的震颤,其实,我好不容易的走出了农村,我想,再也不会回来了,这种又爱又恨的情感一直纠结着我。

洪老伯和我谈话时的平和,玉老先生端坐一边内秀而恬淡,人生如常,又不如常,我忽然就明白我一直纠结的源头,是因为我没有放下这里,犹如很多年过去,我选择遗忘一样,其实,说是遗忘,只是把你的往事珍藏在内心最深的一角而已。

只是,我没有想到,那场火灾的背后,有着这么多的故事,看似简单,平凡,可是我看到人心的温暖和光辉。

洪老伯说,脸涨的通红,我甚至可以看到他脸颊上肌肉的颤抖,“其实,我就是那个当年和小玉一起守夜的人,那场火,是因为我,不是小玉。”

“过去了,你又何苦提起来。不要提,否则,又要牵扯很多的事情。”

玉老先生站起来,说,“我们回家吧。"

我牵着他们,他们牵着我,就这样在路上,走了很多年。在需要和自己对话的时候,我就在这样安静的夜晚,写一些心情文字,来缓解我对他们如水的思念,思念我那些远在家乡的父辈们。

如今,在内心里,我选择了回归,在本不应该的年纪,选择了一份简单的生活。

在这样简单的生活里,有爱人,有家人,有挚友相濡以沫,有愿意付出努力的工作,收获简单的快乐,挺好。

即使是现在,有时候,我还是很矛盾,那时的我,和现在一样,也常常的充满着矛盾,只是矛盾的具体事务不一样。或许,正是因为玉老先生的厚道和淳朴,因为河水老师的无私甚至是一些懦弱,正是因为洪老伯的孝道和豁达,我在这样浓郁的人情里觉得日子过得安宁而祥和,尽管工作和生活让农村的大部分场景,还是没有得到改变,一如既往的苍凉和凄惶,在我的内心世界,我固守着这些如今在物件飞涨的城市,或许渐渐缺少的温情,同时,正是因为我那些善良的父辈们,在遇到事情只能无力望天兴叹的同时,我又感到一些悲哀,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接受的教育,或者说他们成长的环境,让他们愿意帮助别人,而尽量免于打搅麻烦别人。我想跳出这个禁锢,在这样的小镇,同样需要一些人情,积累一些人脉,来应付身边突发的事情。

我曾经为自己这样的思想而愧疚,河水老师,洪老伯,尤其是玉老先生,他们夜里都可以安然入睡,因为一辈子没有做过亏心事,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是在家里出了变故一点办法也没有,我看着他们的家人和普通的农民一样的在泥土里讨着营生,我想,我不希望我的家人也这样,因为,时代,真的不一样了。但是,如果换在今天,换在城市,他们一定会和我一样,有过迷茫的时期。

于是,我用我的努力,认真的教书,用我中学优秀教员的较好口碑,赢得一些认可和尊重,也慢慢经营我的人生。

这是我对人脉关系最初的朦胧理解。

人,是会有过错的,不能至善至美。所以,我学会化解仇恨,学会宽容,不是每次都必须经过血的教训之后才回头。

实际上,玉老先生一辈子为了家乡和乡亲们,付出很多的努力,可是当我知道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我的思想还是很震惊,也为玉老先生这一辈子不能得到内心的救赎而不安,所以,我也和他一起努力,希望能化开本来就是血缘的误解和纠结。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一直到他弟弟去世,我每天都去看他,陪着玉老先生,我相信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心也善。我和他的弟弟讲他的小孙子的功课是多么的优秀,在学校里很活泼,和玉老先生的曾孙就和小兄弟一样的亲密,我讲自己和玉老先生的交往,其实我心里明白他的弟弟一定从村里人的口中知道我们交往的过程,我只是想让一个垂危的老人明白,他还是被人需要的,我找来我学生的家长,挺大的年纪,天天来给他看病,看着人家也日日从镇上来回奔波,终于有一天,他弟弟同意去医院,两个星期后,他去世了,很安详,死的时候,看着玉老先生,嘴张着,没喊出来,房里的人都看出来了,他喊的是“哥哥”。

我陪玉老先生,去县城,挑了最好的棺木。

也是这件事情,让我觉得,人,有悲欢离合,有错误,有改正,有内疚,有鼓足勇气的力量,才是生动真实的人,不是形象化的,伟人也有平淡简单的生活琐事,更何况我们这些平民百姓。

尽管,你爱着他时,看到的都是优点,可是作为亲近的人,遇事情尽可能的坦言,说出自己真挚的意见给予参考,让你爱着的人能多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牵着你的手跟着我走

不知不觉又过一春秋

多少苦与乐你常伴我左右

你我这一生有几多烦愁

那是你的手扶着你走

不知不觉你我白了头

看着你的脸已有相同的皱

共渡这一生任时光悠悠

就这样慢慢的陪着你走

就这样慢慢的陪你到白头

传说中的来生到底有没有

我愿下辈子再牵你的手

牵着你的手跟着我走

不知不觉又过一春秋

多少苦与乐你常伴我左右

你我这一生有几多烦愁

那是你的手扶着你走

不知不觉你我白了头

看着你的脸已有相同的皱

共渡这一生任时光悠悠

就这样慢慢的陪着你走

就这样慢慢的陪你到白头

传说中的来生到底有没有

我愿下辈子再牵你的手

就这样慢慢的陪着你走

就这样慢慢的陪你到白头

传说中的来生到底有没有

我愿下辈子再牵你的手

我愿下辈子再牵你的手——

牵手,不仅仅是爱人,还有,朋友也可以。因为,爱有很多种,不受伤的爱,都可以。

作者感言

上海信客

上海信客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