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三十二章 走出沼泽

玉老先生 上海信客 2777 2024-09-13 13:35:44

生活

流泪记下的微笑

和含笑记下的

忧伤——

题记

有时候我也想我和玉老先生之间,是什么样的情感和关系,在这十几年的相处中,我由敏感惶恐的少年逐渐的走向中年,走向一定的坚强,渐渐地明了一些事理,心情也曾经不断地浮浮沉沉,明年是我的本命年,我和玉老先生走过十五年的时间,我和我的太太,认识也十二年了,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个遗憾,人在生活的经历里不断的总结和思考,体会别人无法体味的内心情感和世界,再相亲的两个各人,会依然有着自己不被了解的一面,那不是隐瞒,而是无从说起,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对话,在黑夜里会突然如此的清晰。

这种情感的流露或者体验,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我也曾经一遍一遍的问过自己,在我遇到玉老先生之前,实际上我就困扰过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个小镇很小,我傻乎乎的揣着退学后打工挣的钱,重新走回这个小镇,走在这个小镇上曾经熟悉的每一块青石板砖,走过那小道两旁挤挤挨挨的店铺,我忽然泪如泉涌,辍学两年后,我终于回来了。

在这个小镇中学,上到初二时,我辍学了,这一年我十四岁。怀着我对于文字和学校所有的幻想,去做了建筑工地一名小泥工,跟着我的小叔叔,在石灰水泥的搅拌声中,我常常会失神的看着镇中学的校园的方向发呆。那时,在我年幼的心里,我有着幻灭的感觉,我曾经幻想我将来的人生会如阳光下的玻璃窗,会有一些灿烂,可是,一切都结束了。我读不起书,和所有辍学的农村的孩子一样,因为家庭各种各样的难处而开始了我幼小的打工生涯。我后来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和孙少平的经历,是让我如此的熟悉,我也曾在寒冷的江南湿漉漉的冬季的早晨,就站在那个破旧石孔桥的桥头,昂着我细小的脖子,期盼每一个经过的人,希望能从他们一扫而过的余光里,捕捉到哪怕是一丝需要小工的讯息,但是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失望的。因为我只是一群群需要谋生人中最普通的那个。

我如没有栖息地的候鸟,在这个县城乡镇凡是能找到一点活干的工地上流离。同时,这段生活在我后来的人生体验里记住了两个字,坚韧。男人应该坚韧。

生活里,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却有着各自的不幸。

我经常想,如果我知道我的今天,会经历这样的情感纠结和体验,或者,我可能不会选择再回去读书,上大学,那么,我可能和我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在初中甚至小学毕业后,带着农村小男孩的稚嫩和故作老成,穿梭在县城,市里,或者更大的城市的建筑工地,小工厂,谋着一份最简单的生活,体会最简单的满足。可是,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失去和收获都是一种相对,不为失去的后悔,不为获得的自得。

难道真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指引着你的路在不断地前行中修正,拐弯或者停留。

如今,我过着一份简单的生活,在这份简单中,我遇见玉老先生,十几年的相处,若即若离的情感体验,理智与感情的纠结,挂念中的煎熬,冲动里的冷静,冷静里的思考,都在那双安详的注视你,干干净净的眼睛里让我的心境逐渐的澄明。对我的一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我的爱人常常希望我能和她叙述一些我童年的往事,或者我青少年的幸福时光,我没来由的会觉得鼻子酸涩,对于苦难的咀嚼,有时不经意的就触动你内心最软的那一块。我没有童年和少年,我忽然的就被时光老人,忽略了我的童年和少年带到了的经历人间冷暖的青年。

当年妻子和我回家时,在玉老先生的房间里,提起我在大学的遭遇,我依然在建筑工地上做小工,经营着我的生活费,提起我经历的种种,她和玉老先生,四目相对含泪的样子,我实在无法忘记。玉老先生后来后我说,这个女孩,你别辜负她,她是真的很疼你。如当年我的老伴疼我一样,一生都没有变过,如你这么多年疼我一样,都没有变过。有些人对于家庭的越来越远离,或者是家庭对于他们的拒绝,又或者他们自己对于家庭的拒绝。外部环境的影响,让内心世界的漂流感更渴望会有知音的出现,没有把握好,就在里面头破血流,独自伤口舔血。

其实谁都没有错,如果较真来说,只是没有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见合适的人。优秀的,好的人很多,适合你的才最重要,因为你有时候对于你客观的环境无能为力,因为你还是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适合你的人会相互尊重对方的选择和环境,这样的人往往更值得信任。

我结婚了,十年过去了,我安静简单的生活,淡淡的幸福,日子就是这样,小桥流水的流淌着,期间经历一些情感的体验和精力,我和玉老先生始终相互扶持,每次我和爱人回家,玉老先生都到公路上来接我们,下雨的天,她拎着我们的套鞋,送我们上车,接我们回家。

我们共同的爱好,是书法,戏曲和看书,在他来的许许多多的信中,他说我留给他的那些书,让他有了可以交流的人,他可以一口气背诵滕王阁序,可以一口气背诵琵琶行,当我们的情感体验逐渐走出自己的困绕,走出自己狭隘的世界,我才深刻的体会,人原来可以生活的这么干净和简单,我在都市里曾经迷失过,有过一段迷茫的日子,突然面对城市的喧闹,无谓对错,关键是心态,是否平和。

我深爱着我的妻子,也深爱着我的老人,我的妻子对我有着理解,我的老人对我有着知遇之恩。在我最迷茫的时候,他以他山村最普通的质朴,用他干净的眼睛,让我走出自己的沼泽。置死地而后生,或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我的理解中,我们其实都是在体会着我们的内心是否幸福,尤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对现实的压抑或者不满,你对你牵挂而又不能再一起的人揪心的疼痛,都让你的幸福指数不断的降低。早上起来上班,面对现实里的琐事,或许,你也会又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怨自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觉得可怕,为自己与众不同的情感自责懊恼,为面临的家庭压力,为面临父母兄弟姐妹的劝你成家而每次害怕回乡,宁愿一个人独自徘徊在不属于自己的异乡的街头。我有个大学的同学因为抑郁症而自杀了,那是一个优秀有才华的人,事业和家庭都很不错,对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当我看着他安静的弹着吉他,自弹自唱的时候,我被他身上笼罩的光辉所震撼,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就是他自己的歌者。人有时候,在自己的世界里是最动人的。他选择了离去,对于他不留恋的这个世界,他没有共鸣,所以他孤独。

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也有锥心的疼痛,后来我在读阎连科的两本书《情感狱》和《我与父辈》,我不断思考身边的人和事情,思索着我们在自己情感世界的浮浮沉沉,对于苦难,我们都有一种天生的同情,和相对于快乐更深刻的感受,或许,悲剧美更有一种力量,直抵人心。其实,我们才是我们自己的渡船的人,人生如河,不管遇见磨难坎坷,都是得过,人生也是酒,不管浓烈,属于你的,还是得喝。

玉老先生说,你在外,请善待你自己,虽然我不懂,虽然我不明白,可是我知道你有时候不快乐。城市的压力当然很大,你想念的时候,需要安静的时候,就回来看看。如今在上海城市的一角,我们有了自己小小的家,温馨,简洁,闹中取静,一份简单的工作,可以开心的去干,一份简单的生活,可以健康的过,我和爱人,相互扶持。有时经常在江边散步,回忆这些往事,那些遥远的年代,那些在发生的事情,都悠悠晃晃的如学步的孩子,蹒跚而来,蹒跚而去,一切,都会成长的,时间是公正的老人。

爱,有时候,真的是一种付出,不是索取,因为在付出的过程里,我自己也体会了所有的情感体验,五味杂陈,从幼稚懵懂逐步的走向一点点理智,一点点的成熟,张北川说,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是一部无法向人诉说的血泪史,只是,我们要从自己开始,走出心灵的沼泽,学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因为他人也和我们自己一样,在情感的体验里,在理想与现实中,也有着伤痕累累,也有着无法与人言说的痛,我们也不必过于自责,不干涉他人,不影响他人,不伤害他人,我们没有做错什么。

这个人间,仔细体味,有着许许多多若有若无的温情。

作者感言

上海信客

上海信客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