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十二章 莫道人生已白头

玉老先生 上海信客 2860 2024-09-13 13:35:44

我忽然记忆起我和玉老先生唯一的一次下河洗澡的情景。

中午,阳光还是很暖和,大片的石头岭上只有几个老人在帮子女翻晒稻谷,看玉老先生来洗澡,都善意提醒,玉老师,当心,水还是有点凉。

玉老先生则笑笑回答,应该不要紧,中午气温高一点。

其实离中秋不远,河里洗澡的人还是很多,只是老年人相对少。

我喜欢家乡这条穿村而过的小河,其实应该叫大江,乡亲们就是这样叫的,大约50米宽的样子。夏天的水很干净。有少许浮动的水莲。点点蜻蜓,穿梭飞过,在水面相互追逐。

由于河水和周边很多的石塘是相互穿连的,这里的夏天,便是孩子和老人的乐园,孩子戏水,掏鸟蛋,捉知了,然后拣些干草和干的牛粪,生堆火,黑糊糊的就烤了吃,少不了成为花脸,相互嬉笑着纵入水里,也有跃水时玩些花样,得些惊叹,洋洋自得一番。

由于四面环水,小孩基本四岁就开始会游泳了。不在这条大江学,在村西的小河,很浅,清澈见底,可以看到一尾尾指头长小小的鱼儿,越过水面,又飞快的游走,妇女们洗衣洗菜的地方。

老人钓鱼。一草帽,一竿,一篓,都是自家编的。村里房后,几乎都有翠翠的竹子,农闲时,编织简易农具,筐啊,篮啊,篓啊什么的,自己用,也换几个零用钱。

不远的地方,老吉头在地里弓着腰锄草,那里有他一茬小小的菜地,一年四季,玉老先生便沾着光,有着新鲜的蔬菜吃。

玉老说,老吉头比他小四岁和他一样,写的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村里仅有的两个教书先生,不同的是玉老在教育局。老吉头在现今的中心小学退休。

走过最后一个水塘,江面就很开阔。前两年,因为有个老人,不小心在这里滑倒摔断了腿,村里在玉老的奔走下,雇了本村的石匠,花了好些工夫,在原来稍低洼的下水处,凿出一片整齐宽敞的台阶。据说玉老和老吉头都出了一部分钱。

村里洗澡,都在这条江里,女人在下游一点点。男人在上游一点点,中间隔个河塘,有半塘荷花,若隐若现。男人换衣,就很本色,直接就换了,不怎么避讳,村里也在离女人洗澡更近的地方,修建简易厕所,便于女人换衣之用。每当这时,也会开一些荤荤素素的玩笑。引的女人一片笑骂

一家人都在的,便也遥相呼应,孩子便蹦蹦跳跳跑来,取了父亲的衣服,给母亲拿过去洗。

夏天,从傍晚甚至到深夜,这里都有人洗澡,我和老先生属于闲一点的,所以,中午刚过一点,就来了,人少,不嘈杂,免的被人磕碰着,玉老也是这个意思。

脱了衣服。玉老很享受的坐在离水面最近的台阶上,我说要先试看水是否凉,太凉的话还是回家烧开水帮他洗。

玉老先生说,有你在,不怕,再说好久没有出来过,想划划水,他白发满头的样子,在阳光下,神采奕奕。

我慢慢的扶好他,先打湿毛巾,在老先生胸脯上稍微的沾湿一点,让他适应一下,玉老先生说,没有关系,太阳还是很暖和。他把脚先放进水中。不停的搅动。象孩子一样调皮。

我太太说的很对,老人对自己信任的人会有很强的依恋感,不仅仅是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和感情。

我先搓干净了毛巾,打好香皂,揉出很多香香的泡沫。玉老先生已经嚷着要下水了。我只能放下毛巾,搀扶他下去。

我们就这样走下一级级台阶。直到水没到胸口。就不在下去。相互站稳了

,我站在老先生下一级台阶,正面对着他,怕他不稳。他开心的拍打水面,说,自从婆婆去世后,他很少来河里洗澡。孩子都不让他来。

他说这条河以前有很多的鱼,现在少了,以前鲫鱼都是巴掌大的。现在都象虾米了。说完自己笑了。

站在水里,如果静静的不动,有鱼来啄皮肤,痒痒的。我有时候傍晚经常和老先生来这里看书,晒太阳,就把脚放在水里,一会就有鱼来啄脚背,很舒服。

这时候的河,很安静,远处有几只叫不出名字的水鸟,扑闪着翅膀,停落在河边的水稻田埂上,刨土,觅食。

建生大叔又划着他的大木盆在更远水面上转圈,撒网,不时捞出几条小鱼。他养的鸬鹚一忽儿从水里探出黑黑的脑袋。跳近木盆。

玉老先生抓着我的手臂,半浮在水面,用脚掌打水,年纪大了,他就只用狗刨式。我有时觉得,浑身充满灵气的玉老先生,有时候却违背常理的苯苯的,比如,他骑自行车只会从前面上。后面怎么也学不会。还有一辈子骑车都不敢带人。所以往往他骑车赶集的时候,婆婆和几个村里的老姐妹慢悠悠的走。后来,我们都走上两个台阶,我站在侧面,抱者老先生的肚子,看他开心的手划脚蹬的样子,有意思极了。

上了岸,坐在台阶,老先生就把腿横伸过来,搁我膝盖上,他一直喜欢我用那省城买回来的指甲剪刀帮他剪脚指甲,因为那指甲剪的开口是半圆的,老人的指甲很硬,厚,有一些灰指甲,只能一层层很小心的剪,半圆的开口伸进贴肉的指甲里层就不会咯的慌。太长太短都不行,剪完打磨,要不就挂着袜子的纱线。只要我一休假,我就这样静静的帮他剪。在有太阳暖暖晒着的小院里。

不止一次的,老先生笑着问我,你的员工看到这样的场景,还会怕你吗?说完就开心的笑。说晚年有幸,有小友如我,让他享受部级待遇。

等身上的水珠稍干一点后,我给老先生自己的打上香皂。尤其是容易出汗的液下,大腿内侧,用毛巾仔细的擦干净,他的皮肤很好,通体的白,秀气。和孩子一样,有些软和。他在我的手中,特别的听话,我在台阶上铺上要洗的衣服,防止老人咯的疼,让他平躺在光滑的台阶上,仔细的给他搓澡。他忽然的就拉着我的手,眼睛红红的。我拍拍他的脸,摇摇头。

在外面久了,工作,生活,人际都是很费心的事情,只有在小村里,我觉得心里一片澄明,有时候我想,其实,是玉老先生照顾了我,在城里的日子,不再浮躁。

记得有一次我休假回来,爬到屋顶帮他调修电视的天线,他也是这样的神情。站在梯子下面,很安静的看着我。

"其实,我很依恋你",家乡话虽然不是这么表达,意思大致如此,"每次你走,我都舍不得。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些日子才能缓过来"。玉老先生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总是红红的。

这就是我太太说的感情的依恋,只是,玉老先生,以他独特的方式,在我父亲生病的年月,替我陪同着我父亲说话,在我父亲走后的岁月里,替在外工作的我,买些水果小吃看望我的母亲。

"你对我真的很好"玉老先生又这样说,"其实老人还是很怕被人嫌弃的'"他也很孤单,我知道的。

当我替老先生冲洗干净后,擦干水,穿好衣服,他拉着我的手,又这样对我说。

我洗完衣服,弄妥帖后,找块干净的地方躺下,头枕枕老先生的大腿。老吉头已经在河边洗菜,和老先生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些家常。我听到老吉头叫我有时间去他家,看他写的字。

这样的宁静和舒坦,是我在城里生活后经常回味的。这样的生活我的确感觉到一种发现的喜悦,因为我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忙碌中给自己心情一次轻松的假期。

晚上,烧了半碗生姜水给老先生喝,防止老先生洗澡受寒。

还好,一夜。老先生睡的很平稳。时不时的抓一会我的手,又静静的睡。

我有睡前看书的习惯,觉得交友如同读书,讲究情投意合,好书不厌百回读。人生的益友,也如此,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在这路途上,人与友之间会有邂逅,离散,重逢,诀别,眷恋,反目,共鸣,误解,其关系之微妙,给人生添上了如许情趣。也许有的人相互一见倾心,爱之弥笃,乃至白头偕老。

品人于我如读书。每次都有一些新的体会。这些体会,随着岁月的浸润,如蚌中之珠,忽然在某一天,灼灼生华。

有时侯想,倘若临终时刻到来,我相信使我含恨难舍的不仅有我的艰难岁月里不易淘来的书,也有这些在生活里长长短短交往的贵人。我都称他们为贵人。是因为我在这些人的影子里,学会反省总结和成熟。

每次在回忆的引导下,企图找回当年的感觉,然而徒劳。我终于怅然发现,与时光一起消逝的不仅是我们的童年和青春,而且是由当年的人、树木、房屋、街道、天空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世界,其中也包括我们当年的爱和忧愁,感觉和心情,我们当年的整个心灵世界。

可是,我仍然不相信时间带走了一切。逝去的年华,我最珍贵的童年和青春岁月,我必定以某种方式把它们保存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了。我遗忘了藏宝的地点,但必定有这么一个地方,否则我们不会这样苦苦地追寻。或者说,有一间心灵的密室,其中藏着我过去的全部珍宝,只是我竭尽全力也回想不起开锁的密码了。然而,可能会有一次纯属偶然,我们漫不经心地碰对了这密码,于是密室开启,我们重新置身于从前的岁月。

相信人性的光辉会常青。

作者感言

上海信客

上海信客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