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六章 家书(2)

玉老先生 上海信客 1267 2024-09-13 13:35:44

至亲小友:

你好,四月十五日的来信和我们在师范大学的四张合影均已收到。看信中语气大概是由于你工作忙或是某些不称心的事情,情绪欠佳,故而沉默寡言,诸如在词句中有很多要说的话不愿畅所欲言,只是用"一言难尽,我出来了,回去的机会很少了,许多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想可能会和你孙子一样,但我还是回努力的,保重。。等欲言又止寥寥数语,其一似乎有隐情之言不便告人的苦衷。当然也有"回去的机会少了……但我会努力的。"自慰慰人的言语,让人有所转机,回到平静的思考,我经过反复的推敲,可能是你觉得户口外调,而产生的一种身在异乡举目无亲的失落感。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大丈夫身在四方,根据我多年对你的了解,以你的聪敏为人胆识,工作能力,偶遇不顺,委曲求全,没有你解决不了的问题,终于使我对你当前的心境由忧心仲仲,转到自喜。

上次你在浙江杭州,电话告诉我说你的工作有所调动,现在调到上海了,人往高处走,我真为你开心。是呀,人生在世,为人处事,真不容易,常言道"花无百日红,人有旦夕之祸福。回忆我这一生,在婴幼儿时期,父母中年后期得子,视我如掌上明珠,青少年代,家境日窘,在校攻读,困难重重,投身社会,处处碰壁,屡遭挫折,解放后,喜获自由,想不到一个小资产者又带有旧社会污迹的小知识分子,加入到无产阶级革命队伍里,居然被划为资产阶级的范畴,必须经过脱胎换骨的改造,三年一整风,五年一运动,土改,反霸,肃反,审干,无休无了,阶级斗争让人处于终日提心吊胆,人人自危的紧张之中。家内又横遭疯犬夺子,火灾毁家,令我痛心疾首。至年届退休,指望自由自在安度晚年,可又好景不长,老伴病逝,自此以后,行单影只,孤独寂寞,无人相伴,度日如年,就这样潦倒一生,无可奈何,长吁短叹,今后该怎么办?无计可施,幸好这时天可怜见,与你结识,无微不至,体贴关心,不是亲人,胜是亲人。你叫我坚定信心,保重身体,动荡之年,都可熬过,想起种种,你的知音知遇,另我潸然泪下。疼我如妻,亲我如伴,敬我如师。

可不是吗,人不出生则已,既已出生就一定要活下去,并千方百计活得有滋有味,世上孤独寂寞者不在少数,你母与我同样不幸,中途丧偶,孤苦零仃,她出于内心和现实向我透露,"妹妹告诉我,姐夫不幸过世,人死不能复生,你有合适的男人还是改嫁比寡居好,"亲子不如后夫。这话我有同感,我虽无女,但三个亲生的儿子,同样是各走各路,各过各的生活,不是说他们不孝,而是老人害怕孤单,没有说话的人,你母对我说:"子美老师,您和我家敏儿相交多年,他爸病中,对我们照顾有加,这次我们在敏儿家,同室而居,您通情达理,言行举止,正派有分寸,从不失礼,是个可靠之人。她虽然没有下文,我知你母心意,但我年事已高,岁数落差过于悬殊,再者我与你相交近十年,万万不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是做人的准则,我很理解,你母第一次丧偶,不到五十,对她来说是致命打击,绝对不能再有第二次,在这个问题上我很理智,懂得克守自然规律,在行为上自律,有分寸,不能越轨,你母也是正派贤惠人,不能毁她清誉。

小友,为了回应你在电话里的嘱托,我每半月必去你家探访,如你在家一般,你村里人对我热情爱戴有加,都夸我们忘年之交,有情有意,蒙你多年关怀,如今你工作在外,家里母亲你放心,相亲们都夸你孝顺。你每月寄给我照顾母亲生活费用,我都安排好了,我的家庭也对你多年和我相交,认为你有情义。我们两个家庭,互相了如指掌,相处和谐。

最近一切还好,在家写毛笔字,看你留下的旧书杂志,订阅>,>>,年纪大了,小毛病免不了,你不用过分挂念,安心工作,和其他老人相比,我有小友如你,很知足了。

作者感言

上海信客

上海信客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